-
粵劇・起源
自明代中葉起,不少外江班及本地班於廣東佛山演出,戲劇活動日趨繁盛。同時,粵劇伶人自發組織的「瓊花會館」印證粵劇的興起。
「粵」是廣東省的簡稱,粵劇即廣東大戲,紮根於廣東、廣西兩地,是中國南方傳統的地方戲曲。它屬於綜合性的表演藝術,揉合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武術及雜技等不同藝術元素,雅俗共賞。雖以廣府話為主要演唱語言,但它源自以舞台官話為演唱語言的外江戲,在行當、劇本及服飾各方面,都曾借鑑其他外省劇種。經過歷代粵劇伶人的改革和創新,慢慢形成現時我們常見的表演形態。
粵劇於 2009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「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」,同年廣州戲服製作技藝亦成功被批准成為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」。粵劇作為香港首個以及訖今唯一一個兼為世界級、國家級及本地的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」,是香港最主流的戲曲品種及傳統文化的象徵。
粵劇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每逢節慶、祭祀及醮誕等場合,戲班都會應邀獻演吉利瑞氣的粵劇,例如例戲《八仙賀壽》及喜劇《鳳閣恩仇未了情》等。這些演出習俗代代相傳,培養及傳承著美好的中國傳統文化,也慰藉了一批聚居海外華裔的心靈。
-
行頭 ‧ 藝術
粵劇中的「行頭」,泛指演戲用的服裝或道具,後來時人引申為「頭銜」之意。清代小說對戲服曾有如此描述:「其服飾豪侈,每登台金翠迷離,如七寶樓台,令人不可逼視,雖京師歌樓,無其華靡。」可見戲服的華美,是穿衣者地位及身份的象徵。
早於清代同治至民國初年期間,廣東戲服已聲名遠播。1913 年,京劇名旦梅蘭芳在上海演出時,以「全新廣東行頭」作為宣傳亮點。據文獻記載,清朝期間,廣州狀元坊製作的「伶裝」在國內已遐爾聞名,宮廷戲班每年不惜千里迢迢南下訂制戲服;朝廷亦會特意訂製官袍,可廣東戲服手工卓越。
戲服的講究,在於刺繡技術、服飾物料,代代承傳的設計及製作技藝 。至今不少中外的博物館、文化機構及民間收藏家都大量搜集及收藏有關的戲服藝術品,作為學術研究及古物珍藏。
-
粵劇戲服・香港製造
戰後香港的粵劇及戲服製造業曾有段令人懷緬的光輝歷史。
當時香港百業待興,雖然生活艱苦,但娛樂事業卻百花齊放,豐儉由人 。由街頭及茶樓的曲藝表演,戲棚戲院的粵劇演出,以至駐足涼茶舖收聽電台粵曲廣播,都是勞動階層苦中作樂的良方妙法。
粵劇戲班有見娛樂市場競爭激烈,紛紛以名伶、名曲、名劇及耀眼戲服作招徠,無論是商業或慈善演出都受到觀眾歡迎。 當時著名的粵劇班覇有「三王一狀元」(「文武生王」新馬師曾、「花旦王」芳艷芬、「丑生王」梁醒波、「武狀元」陳錦棠)、 任劍輝及白雪仙的「仙鳳鳴劇團」及麥炳榮及鳳凰女的「大龍鳳劇團」等。
此外戲曲片、古裝宮闈片和黃梅調歌唱電影大行其道,娛樂界對專門製作的私伙戲服及大眾戲服都需求日殷,為戲服創作及製作提供市場需求及營銷空間。
踏入五十年代,規模較大的的粵劇戲服商有位於香港島擺花街的「中華繡家」及位於九龍醫局街的「炳記刺繡」等。它們都在香港紮根發展,經營戲服製造及買賣生意;亦有不少廣州老字號的戲服商,如「五光」、「何道」等,它們早於清朝紅船班年代活躍於省港戲服市場;還有不少橫街小巷的戲服店。
戲服製作工序繁複,包括買料、畫花(設計)、刺繡、釘片及縫合等人手工序,當接到訂單後,戲服營銷商便統籌各部門的師傅和技工合力製作。具規模的戲服店多聘用自家畫花師傅以建立各自的設計特色,以爭取客源,間接也帶動了戲服設計的潮流。
-
戲服 ‧ 傳意
粵劇伶人在舞台上亮麗耀眼,粵劇妝容及戲劇服飾功不可沒。粵劇戲服主要按戲劇人物的身分及處境分門別類,具有蔽體保温的實用性、塑造戲劇人物戲劇性和觀賞性的功能等。
戲服設計並非純粹天馬行空,還可以從中國深厚文化中尋根溯源。運用在服飾上的吉祥紋飾都要細心揀選,以配合及反映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及角色需要。不同花紋圖樣的配搭,讓粵劇戲服的設計呈現多樣性的的變化。
吉祥圖案紋樣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上佔有重要的角色,源於中國人追求美善吉祥的祝福概念,亦反映不同的民俗民風。最早可上溯至商周社會對宗教祖先的圖騰崇拜開始,經過秦漢以至明清時期的孕育而紮根於中國文化。它的吉祥寓意在裝飾以外還帶有抽象的內涵,反映中國人對富貴、功名、人丁的深切渴求。